大腿圍的量法一般是臀下橫紋處和大腿中段處的讀數(shù)。
測試大腿圍時,兩腿之間的距離與肩部相同,雙腿平均承受身體重量,大腿要往前邁半步,不要用力,把皮尺放在后腿下橫紋上,大腿一圈的周長即為大腿圍。測量左右兩大腿的圍度值,需要先看有沒有均衡。一般人的大腿圍在45-50cm,超過52cm可能是由于脂肪過多,如果大腿圍乘以2大于臀圍10cm,說明脂肪比例過高,大腿可能比較粗,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
所以要注意,大腿圍超出正常值過多的時候要及時進行減脂,保持合理的腿圍對身體的健康比較重要。
在醫(yī)學上,大腿圍還可以輔助檢查下肢有沒有水腫,從而間接的判定有沒有下肢靜脈血栓形成。若患肢的大腿圍比健側(cè)的大1cm以上,則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也可以更快地反映出靜脈回流障礙問題。
不過如果測量的范圍離關節(jié)太遠,只會檢測到關節(jié)周圍的肌腱或者是肌腱-肌腹交界區(qū),不能對下肢水腫做出及時的反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