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一抓就有紅色痕跡,可能是人工型蕁麻疹、常規(guī)類蕁麻疹、皮膚干燥、壓力性紫癜、血管神經性水腫等原因引起的,建議及時就醫(yī)診治。
1.人工型蕁麻疹:常見于敏感膚質人群,屬于正常的生理反應,皮膚在受到外界物理性刺激后,局部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形成紅色痕跡。一般無需特殊治療,可自行消退。若癥狀頻繁或影響生活,可考慮使用抗組胺藥物,如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糖漿緩解過敏癥狀,外用爐甘石洗劑減輕局部不適。
2.常規(guī)類蕁麻疹:一種常見的皮膚過敏反應,抓撓可誘發(fā)或加重癥狀,形成風團樣紅色痕跡,伴瘙癢。治療需避免致敏因素,口服抗組胺藥,如依巴斯汀片、咪唑斯汀緩釋片控制癥狀,嚴重時可短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如地塞米松注射液控制急性炎癥。
3.皮膚干燥:皮膚屏障受損,對外界刺激敏感,抓撓后易留下紅色痕跡。治療需加強保濕,選用含有透明質酸、甘油等保濕成分的產品,如透明質酸凝膠、維生素E乳膏,必要時可外用尿素軟膏促進皮膚屏障修復。
4.壓力性紫癜:由于抓撓等外力導致皮下毛細血管破裂出血,形成紫紅色痕跡,多見于皮膚白皙、脆弱者。治療以局部冷敷促進血管收縮,減少出血為主,一般無需特殊用藥,可自然消退。
5.血管神經性水腫:屬于蕁麻疹的特殊類型,表現(xiàn)為皮膚及黏膜的局限性水腫,抓撓可誘發(fā),治療原則同蕁麻疹,強調去除誘因,使用抗組胺藥,如鹽酸苯海拉明片、賽庚啶片及鈣劑如葡萄糖酸鈣注射液輔助治療。
保持皮膚衛(wèi)生,勤洗澡,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飲食以清淡為主,避免用手抓撓,以免病情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