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熱是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早期較為典型的表現是發熱、少尿、低血壓等。出現流行性出血熱早期表現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1、發熱:發熱是流行性出血熱的典型癥狀,患者的體溫可達到38-40℃,一般會持續4-7天。還可表現為頭疼、腰疼、眼眶疼、全身肌肉關節酸痛,并且可伴有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此外,部分患者的面部、頸部及上胸部,可能會出現充血發紅,還有一部分患者會因瘙癢等,在腋窩前后、前胸、肩背部等,搔抓出條索狀出血點或淤斑;
2、少尿:流行性出血熱會造成一定腎臟功能損害,早期會出現少尿的情況,通常發生在疾病出現的前8天,還可能會持續2-5天。患者一天的尿量可能會小于1000ml,此時表現出了少尿傾向,如果小于500ml為少尿,小于5ml為尿閉。還可能會出現氮質血癥、水電解質平衡失調等情況;
3、低血壓:流行性出血熱會因病毒破壞細胞的功能,導致患者血容量下降、電解質紊亂、體液呈負平衡、心肌受損等,而出現低血壓的情況?;颊叨啾憩F為眼前發黑、視物不清、下蹲站起時出現眩暈等。
如果有流行性出血熱的表現,可通過血常規、尿常規等進行檢查,一經確診要及時進行治療。治療主要以控制感染、減少外滲、改善中毒癥狀為主。同時也要注意多休息,加強身體營養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