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是一種全身性骨病,主要表現為骨量降低,骨微結構失常,骨脆性增加,導致易發生骨折。而當骨質疏松導致關節部位發生輕微細小的骨折或累及骨關節時,可引發關節疼痛。
骨質疏松會導致全身骨量降低,骨骼強度下降,關節部位活動較多,在負重或輕微碰撞后容易出現骨折現象,進而刺激身體骨骼周圍肌肉等組織,引發關節疼痛,一般還會有關節部位的腫脹以及活動受限情況。發生關節部位骨折建議及時就醫,在骨科醫生指導下進行制動處理,手法復位,復位后進行夾板或石膏的外固定,以及服用補鈣藥物,比如牡蠣碳酸鈣片、碳酸鈣D3片,或者使用鮭降鈣素注射液等。
同時,骨質疏松導致體內鈣元素失衡,可能會出現鈣鹽沉積,導致關節疼痛,一般為酸痛。另外骨質疏松會加速關節退變,可能會導致關節異常摩擦等情況,也可引發關節疼痛,一般會伴有關節部位活動局限的癥狀。建議平時補充鈣元素,可以多曬曬太陽,還可以多吃富含鈣、蛋白質、維生素D等的食物,比如牛奶、豆類、雞蛋、瘦肉等,并且進行游泳、太極等對關節磨損小的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