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復舊是產褥期的重要過程,子宮需要恢復到非孕時的狀態,期間有惡露排出,一般紅色惡露持續3-4日,如果紅色惡露超過1周,并且會有出血的情況,可能是由于胎盤殘留、發生感染、子宮收縮乏力、軟產道損傷等因素引起。
1、胎盤殘留:胎盤殘留不全會影響子宮收縮,造成出血,而且宮腔內的殘留胎盤組織會發生變性、壞死,當壞死組織脫落時,就會引起大量出血,或者是反復出血,通過超聲檢查確診后,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清宮手術;
2、發生感染:如果在產后沒有注意外陰清潔衛生,同時身體抵抗力比較低,就會發生子宮內膜炎,而出現突然又有少量出血的情況,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生素類藥物,如注射用哌拉西林鈉舒巴坦鈉;
3、子宮收縮乏力:胎兒胎盤娩出之后,如果產婦出現子宮收縮乏力,也可以導致時不時有出血,但量比較少,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促宮縮藥物來促進子宮收縮進行止血,如注射用縮宮素;
4、軟產道損傷:分娩過程中存在巨大兒、急產等情況,會造成會陰、陰道或是宮頸部位的裂傷,可出現產后有少量出血的情況,應當對裂傷的部位及時進行止血縫合治療。
此外,如果剖宮產術后子宮切口愈合不良,如剖宮產橫切口的產婦,如果橫切口選擇的位置過低或者是過高,以及縫合不當,會出現產后突然出血的情況,此時建議再次縫合切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