摳痣可能會癌變,但并不絕對。
痣是由痣細胞組成的良性新生物,是人類最常見的良性皮膚腫瘤。癌變則是正常細胞轉化為癌細胞并異常增殖的過程。摳痣這種行為存在風險,因為在摳的過程中可能會損傷痣細胞。如果痣細胞受到反復的刺激,比如長期的摩擦、擠壓或者摳抓導致局部皮膚破損、出血,痣細胞就可能發(fā)生基因突變。當這種基因突變積累到一定程度,正常的痣細胞就有可能轉變?yōu)榘┘毎?,進而引發(fā)癌變。然而,不是所有摳痣的情況都會導致癌變,這和痣本身的類型、深度等因素有關。比如皮內痣,相對穩(wěn)定,偶爾摳抓如果未造成嚴重損傷,可能不會癌變。但如果是交界痣,細胞比較活躍,摳抓導致其受損后癌變的可能性就相對增加。
平時不要隨意摳撓痣,避免對痣造成不必要的刺激。如果痣位于容易受到摩擦的部位,如腰帶處、領口周圍、手掌、足底等,要更加注意保護,減少摩擦。如果痣出現(xiàn)了形態(tài)變化,比如突然變大、顏色改變、邊界變得不規(guī)則、出現(xiàn)瘙癢、疼痛、破潰、出血等癥狀,要及時就醫(yī)。就醫(yī)后要嚴格遵醫(yī)囑進行檢查和治療,可能需要進行皮膚鏡檢查、病理活檢等。如果醫(yī)生建議切除痣,要積極配合,術后做好護理,按時換藥,避免感染,促進傷口愈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