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屬于自限性疾病,積極治療后患者的預后良好,復發率為1%-2%。小孩患有川崎病治愈以后,一般不會出現后遺癥,如果沒有經過有效治療,10%-20%的小孩可能會出現冠狀動脈病變,建議長期密切隨訪。
川崎病也被稱為黏膜皮膚淋巴結綜合征,可能與立克次體、葡萄球菌、鏈球菌等致病菌感染有關,小孩可能會出現發熱、球結合膜充血、皮疹等癥狀,一般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阿司匹林片,或者靜脈注射人免疫球蛋白等藥物進行治療,從而預防冠狀動脈病變的發生,通過治療后不會出現后遺癥。
如果小孩出現冠狀動脈病變,建議遵醫囑使用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進行抗血小板凝集治療,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冠狀動脈搭橋術治療。即使進行積極的治療,小孩也可能會遺留管壁增厚、管壁彈性減弱等問題。
小孩川崎病得到治療后,建議在第1、3、6個月及1-2年進行全面檢查,如心電圖檢查、超聲心動圖檢查等。發生冠狀動脈病變的小孩,應長期密切隨訪,需每6-12個月進行一次檢查。對于使用免疫球蛋白等藥物進行治療的小孩,11個月內不建議接種麻疹、腮腺炎等疫苗,避免干擾體內的免疫應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