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藥的種類較多,常見的有酚磺乙胺注射液、氨甲苯酸注射液、維生素K1注射液、腎上腺色腙片、止血寧膠囊、云南白藥膠囊等。藥物都有一定的適應證、禁忌證以及不良反應,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規范使用止血藥。
1、酚磺乙胺注射液:能增強毛細血管抵抗力,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并能增強血小板聚集性和黏附性,促進血小板釋放凝血活性物質,縮短凝血時間,達到止血效果。適用于防治各種手術前后的出血,也可用于血小板功能不良、血管脆性增加而引起的出血,亦可用于嘔血、尿血等;
2、氨甲苯酸注射液:能夠抑制纖溶酶原吸附在纖維蛋白網上,減少纖溶酶原的吸附率,防止纖溶酶原變成纖溶酶,從而減少纖溶酶原的激活程度,以減少出血。常用于原發性纖維蛋白溶解過度引起的出血,包括急性和慢性、局限性或全身性的高纖溶出血,后者常見于癌腫、白血病、婦產科意外、嚴重肝病出血等;
3、維生素K1注射液:維生素K是肝臟合成因子Ⅱ、Ⅶ、Ⅸ、X所必需的物質,維生素K缺乏可引起這些凝血因子合成障礙或異常。維生素K1注射液可用于維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如梗阻性黃疸、膽瘺、慢性腹瀉等所致出血,香豆素類、水楊酸鈉等所致的低凝血酶原血癥,新生兒出血以及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所致的體內維生素K缺乏;
4、腎上腺色腙片:能夠增強毛細血管對損傷的抵抗力,穩定血管及其周圍組織中的酸性黏多糖,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增強受損毛細血管端的回縮作用,使血塊不易從管壁脫落,從而縮短止血時間。常用于治療因毛細血管損傷及通透性增加所致的出血,如鼻衄、視網膜出血、咯血、胃腸出血、血尿、痔瘡及子宮出血等;
5、止血寧膠囊:由三七、紫珠草、馬齒莧、槐花(炒)、血余炭、花蕊石組成,具有止血、消腫、化瘀的功效。常用于功能性子宮出血、崩中下血、咯血、吐血等出血癥;
6、云南白藥膠囊:由草烏(制)等組成,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腫的功效。常用于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吐血、?咯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以及手術出血等。
此外,垂體后葉注射液、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等藥物,也具有止血的作用。若存在出血的情況,需要遵醫囑選擇最為合適的止血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