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腳底真菌感染通常指足癬,俗稱腳氣,是一種表皮真菌感染,主要發生于腳趾間、腳底、腳跟和腳側面等部位。臨床常表現為局部皮膚瘙癢、紅腫、水皰等癥狀。建議患者去相關醫院的皮膚科進行檢查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用藥治療,平時需要注意清淡飲食。
腳底變白圖
原因1、不良的生活習慣:如果天氣比較熱,腳出汗比較多,若經常不洗腳或穿的鞋子不透氣,容易導致真菌繁殖,當真菌侵入皮膚后,可能會出現腳底真菌感染。
2、皮膚破損:若腳上的皮膚受到破損,使角質層變薄,導致真菌通過破損的皮膚侵入,也可出現真菌感染。
3、足部血液循環障礙:多因患有心血管疾病所引起,可能會由于末梢血液循環發生障礙,使足部血液供應受到影響,導致屏障功能下降,從而引起真菌感染,一般可表現為麻木、局部水腫等癥狀。
治療方法1、一般治療:治療足癬的過程中需要防治結合,比如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足部干燥,不和其他人共用洗臉盆、毛巾,避免傳染他人,同時避免搔抓患處。這些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輔助治療。
2、藥物治療:建議根據不同的類型選用不同的外用藥物。若滲出液較多,可以用硼酸溶液來濕敷,等到皮損部位變得比較干燥,可外用咪康唑等藥膏。水皰較多者可選擇外用藥物,如鹽酸特比萘芬、酮康唑等。另外,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口服伊曲康唑等藥物,進行全身治療。對伴有繼發感染的情況,也可以用甲硝唑等抗生素進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