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脫臼后自行復位需要注意的事項較多,如石膏或支具固定、局部消腫止痛、肢體康復鍛煉、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等。在日常生活中,應避免膝關節(jié)的劇烈運動,尤其是屈膝活動,以免引起膝蓋的復發(fā)性脫位。
1、石膏或支具固定:雖然膝蓋可自行復位,但在脫位過程中,會造成局部韌帶等組織損傷,傷后需膝關節(jié)制動、固定,以促進損傷組織的恢復;
2、局部消腫止痛:在膝蓋脫位過程中可造成局部組織撕裂,導致出血、水腫、發(fā)炎,引起疼痛、腫脹的情況,需進行消腫、止痛治療,傷后24小時內冷敷可減少出血、水腫,24小時后熱敷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還應適當抬高患肢減輕局部腫脹,如疼痛較嚴重,也可使用雙氯芬酸鈉緩釋片、洛索洛芬鈉膠囊等止痛藥物,緩解局部不適;
3、肢體康復鍛煉:在肢體固定期間,應進行適當的康復鍛煉,預防下肢肌肉的萎縮,保持肌肉活性和力量;
4、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膝關節(jié)損傷后進行制動,易導致下肢血流速度減慢,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需進行肢體的康復鍛煉,必要時需配合抗靜脈血栓藥物進行預防,如華法林鈉片、低分子肝素鈣注射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