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在3個月左右的時間,局部的骨痂就完成生長,通常骨頭可以恢復到原來的形狀,骨頭的強硬程度與之前基本沒有差別。但對于骨折后出現骨質疏松的患者,骨頭可能會相對較脆弱。
對于絕大多數青壯年來說,骨折愈合后,骨折線消失,重建完成時,骨骼的大小、形態和原來基本相似,承受力與原來基本無異,并不存在骨折后新長的骨頭比原來的骨頭更結實的情況。當骨折愈合緩慢,還未完成重建,承受力雖與原來無異,但也應避免暴力沖擊對骨折局部造成2次傷害。
對于經過長時間固定或沒有及時進行功能鍛煉的患者而言,可能會出現全身或骨折局部骨質疏松的情況,導致骨頭相較原來脆弱。但是此類型的脆弱,隨著積極進行功能鍛煉,配合使用鈣劑和維生素D等,可能會逐漸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