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先天性顱骨缺損多指顱裂,可表現為顱骨處明顯缺損,內容物膨出,部分患者可伴隨嗅覺喪失、肢體癱瘓等癥狀。
癥狀一般情況下,根據病理情況可將顱裂分成隱性顱裂和顯性顱裂,具體癥狀可能會存在差異性。
隱性顱裂:
一般情況下,此類患兒無明顯神經系統癥狀。
顯性顱裂:
此類患兒出生即發現囊性腫塊,且一般位于顱中線上,常見于枕部如鼻根部,少數枕部腫塊可比患兒頭顱還大,使鼻根部出現嗅覺喪失。另外,顱底腫塊突入鼻腔內可影響呼吸,顱蓋部可導致肢體癱瘓、攣縮或抽搐等。其他神經系統癥狀主要有智能低下,腱反射亢進,皮質性視覺障礙、小腦和腦神經損害。
顯性顱裂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病因顱裂為先天性顱骨缺損,患兒母親常有孕期感染、外傷和服用藥物史,主要病因與胚胎期中胚葉發育停滯有關,常與神經管閉合不全并存。
治療一般情況下,隱性顱裂顱骨缺損小,且無明顯癥狀時,有自行成骨愈合的可能,不需治療。對于顯性顱裂,需進行手術治療,切除膨出囊,保存神經功能。對合并嚴重腦積水的患兒,首先實施腦脊液分流手術,隨后處理膨出物,減低術中和術后的顱內壓。
另外,由于接受手術治療的多為嬰幼兒甚至新生兒,其體溫、血糖等自主調節能力差,故術中應注意預防低血壓、低血糖等情況發生,并給予全面監護。擺放體位時要避免身體突出部位受壓,手術操作要求輕柔,避免醫源性損傷。
[1]閻景鐵,許桂東,胡屹峰.小兒外科疾病臨床診治[M].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03.147-148.
[2]張念平.神經外科疾病診斷與手術方法 第2版 上[M].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03.1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