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做完封堵手術之后,在術后的早期封堵器有脫落的可能,但一個月之后再脫落的幾率比較小。因為術后一個月左右機體上皮細胞已經開始在封堵器上生長,但是還沒有完全覆蓋,所以理論上講還有脫落的可能性。而在實際的臨床過程中,由于封堵器本身可以承受一定的張力,一般的活動大多不會引起封堵器的移位或脫落,所以封堵手術一個月以后封堵器脫落的幾率很小。
雖然此時封堵器脫落的幾率比較小,但是仍可能會因為存在封堵器大小與缺損大小不匹配、封堵器釋放的位置形態不合適以及受到異常外力等因素,導致封堵器脫落。因此建議患者術后定期進行復查,如進行心臟彩超、心電圖等檢查,如果發現異常應及時處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術后出現胸悶、氣促、血尿或是心臟雜音再次出現等情況,也應當及時去醫院檢查,以免威脅生命安全。
如果檢查發現確實出現封堵器脫落的情況,則應進行介入治療,如使用抓捕器將封堵器取出,以免封堵器隨著血流堵住重要部位,危及生命。另外,如果檢查發現封堵器脫落后,與心臟組織纏在一起,則需要進行開胸手術將封堵器取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