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鼓室的容積為1-2ml。鼓室是中耳的一部分,是指位于鼓膜與內耳外側壁之間的空腔,向前咽鼓管與鼻咽部相通,向后鼓竇入口與鼓竇和乳突相通。
鼓室是顳骨內最大的不規則含氣腔,由顳骨巖部、鱗部、鼓部及鼓膜圍繞而成,鼓室上下徑約15mm,前后徑與上下徑相近,橫徑在上鼓室約6mm、下鼓室約4mm,中鼓室最窄,在鼓臍處僅為2mm,其容積為1-2ml。
鼓室外側借鼓膜與外耳道相隔,內側見骨鼓岬、前庭窗、蝸窗與內耳相鄰,向前借咽鼓管與鼻咽部相通,向后借鼓竇入口與鼓竇及乳突氣房相通。鼓室內含聽骨、肌肉,韌帶、神經等,以鼓膜緊張部及上下邊緣為界,將鼓室分為上鼓室、中鼓室和下鼓室三部分。
鼓室內有錘骨、砧骨、鐙骨三塊聽小骨,借肌肉與韌帶連接形成聽骨鏈,將鼓膜與內耳之間相連,聽骨鏈具有杠桿的效應,鼓膜與聽骨鏈的作用是將外界聲波振動放大后傳入內耳,形成聽覺。
如果患者出現鼓室積液的情況,主要是分泌性中耳炎的表現,常繼發于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或者鼻腔、鼻竇炎癥以及過敏性疾病,建議積極到醫院耳鼻喉科就診,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