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能引起發燒的疾病很多,氣管炎患者在治療后,咳嗽、咳痰、喘憋等癥狀緩解,在接近痊愈的時候突然發燒,可能與病情加重有關,也可能是合并其他部位新發的感染。
1、病情加重:在原有氣管炎基礎上再次發生其他病原菌的感染或發生肺炎,表現為發燒、咳嗽、喘憋、咳痰等癥狀加重,此時復查,血常規白細胞計數、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等炎癥指標大多升高,肺部影像可表現原有疾病的進展,建議復查或完善病原學檢查,根據具體情況更換抗生素,如頭孢克洛膠囊、注射用頭孢曲松鈉、注射用鹽酸環丙沙星等,并積極配合化痰止咳藥物,如鹽酸氨溴索注射液、鹽酸溴己新片等輔助治療;
2、合并其他部位新發的感染: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由于受涼所致,表現為發燒、鼻塞、流涕、咽痛,可遵醫囑使用阿莫西林膠囊,或磷酸奧司他韋膠囊等抗病毒藥物治療;若合并泌尿道感染,多由于免疫力下降所致,如有糖尿病或長期臥床者容易發病,此時可見尿頻、尿急、尿痛、腰痛、發燒、寒戰等表現,此時需要遵醫囑使用抗生素,如注射用頭孢噻肟鈉、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等抗感染治療;而對于胃腸道感染,多由于飲食不潔所致,可見到腹瀉、惡心、嘔吐等表現,嚴重時可出現發燒的現象。此時需要使用左氧氟沙星片抗感染、生理鹽水補液、蒙脫石散緩解腹瀉等治療。
此外,體溫在38.5℃以下,可使用溫水擦浴物理降溫,若體溫在38.5℃以上可遵醫囑使用布洛芬混懸液進行藥物退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