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垢會導致口臭,牙垢是進食食物之后,在沒有及時清潔口腔的情況下,牙面上形成的附著物。牙垢不僅可以導致口臭,長期清潔不到位還可能會引發牙齦炎、齲齒等各種口腔疾病。
牙垢中含有較多細菌,主要是厭氧菌,食物殘渣被厭氧菌分解后,會產生酸類和硫化氫等具有腐敗氣味的物質,從而引起口臭。除了牙垢外,飲食習慣不良、消化道疾病、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因素也可導致口臭的出現,如果進食了洋蔥、大蒜、螺螄粉等氣味強烈的食物,并且不及時刷牙、漱口,這些味道會長久停留在口腔內,導致口氣不清新,出現口臭。如果患有慢性胃炎、胃潰瘍等,會導致消化能力下降,食物長時間停留在胃部會分解產生腐敗氣體,上行至口腔也會導致口臭。
牙垢長期不清理附著在牙齒上,礦化后就會形成牙結石。為預防牙結石或口腔疾病的出現,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做到早晚刷牙、飯后漱口。刷牙要采用正確的方式,如豎刷法、震顫法等,保證牙齒內外面和咀嚼面全部刷到。此外,還可以根據口腔狀況,每半年或1年去口腔醫院進行超聲波牙齒潔治,以清理牙結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