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指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主要經血傳播多數病人臨床表現很輕或無癥狀,部分人群病人可發展為慢性丙型肝炎,并可進一步發展為肝硬化和肝細胞癌。在高危暴露行為6個月后,一般可以通過外周血液檢測丙型病毒性肝炎,如果結果為陰性,則可以排除,但仍然需要反復檢查。
丙型病毒性主要通過血液途徑傳染,如果輸注了含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或使用了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使用過的注射器、輸液器、牙簽等帶有血液的物品,都有可能會導致丙型病毒性肝炎。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平均潛伏期為2周到6個月,在發生丙型病毒性肝炎的高危暴露行為后,最快在2周后可以檢測出來丙型病毒性肝炎,最慢在6個月時可以檢測出。如果超過6個月仍然沒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依據,而且丙型肝炎病毒抗體、丙型肝炎病毒RNA檢測均為陰性,此時基本上可以排除丙型病毒性肝炎。
雖然實驗室的檢查結果準確性較高,但也有可能會發生檢測失誤。一次檢測結果陰性并不能作為100%排除丙型病毒性肝炎,通常需要反復多次檢查,如果結果均為陰性才能排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