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受損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導致肝臟細胞組織被破壞,造成肝臟功能和形態的異常改變。對于肝臟受損的情況有一定的征兆表現,但并非特定的5大征兆,常見的征兆表現包括消化功能變差、粉刺變多、皮膚顏色改變、乏力嗜睡,以及容易喝醉、肝區隱痛。
1、消化功能變差:肝臟具有一定消化功能,肝臟受損可能導致原本消化功能下降,從而破壞免疫屏障功能,導致小腸絨毛逐漸萎縮,使消化和吸收功能逐漸減弱,甚至出現惡心、嘔吐、反胃等不適表現;
2、粉刺變多:粉刺主要受機體皮脂分泌過多導致,而皮脂分泌受人體的黃體荷爾蒙調節,如果肝臟受損則會破壞黃體荷爾蒙,進而導致體內激素代謝紊亂,皮脂分泌過多,致使粉刺變多;
3、皮膚顏色改變:毫無緣由的臉色發黑要考慮肝臟受損的情況,由于肝臟本身具備促進鐵的代謝作用,若肝臟受損,可能導致體內毒素堆積,肝細胞內的鐵會流入血管,使血液內鐵成分增加,從而造成臉色發黑的癥狀表現,而肝臟受損也會導致膽紅素代謝異常,出現眼黃、皮膚黃的傾向;
4、乏力嗜睡:毫無緣由的乏力嗜睡要考慮是否肝臟受損引起,肝臟受損可能會造成體內合成各種蛋白質及營養物質出現代謝障礙,進而使肝臟合成、儲備糖原不足,加之消化吸收障礙,會導致機體能量供應不足,因出現營養缺失導致出現乏力嗜睡的情況;
5、容易喝醉:肝臟受損后會導致肝臟對于酒精的分解能力下降,肝臟不能完全分解代謝酒精產物,從而會出現酒量下降的情況,表現為容易喝醉;
6、肝區隱痛:如果反復出現肝區隱痛的情況,就要考慮是否由于肝硬化、肝癌等肝臟受損性病變影響,肝臟受損后會導致肝細胞彌漫性腫脹,使肝體積增大,刺激周圍神經組織后會導致反復右上腹隱痛,表現為肝區隱痛的情況。
總之,肝臟受損可能會出現以上征兆,但根據個人體質不同,表現也會有所不同。如果懷疑肝臟受損,建議要盡早就醫進一步完善諸如肝功能、肝膽彩超等檢查,化驗明確肝臟情況,再根據具體情況遵醫囑給予積極治療,做到疾病的早發現、早治療,維持身體健康,提高生活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