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肌病要做心肌酶及甲狀腺功能檢查、心電圖、動態(tài)心電圖、超聲心動圖、X線檢查、血漿腦鈉肽含量檢測等。
1.心肌酶及甲狀腺功能檢查:主要是檢測心臟心肌酶的含量,以了解心肌梗塞的情況。通過檢測血液中的甲亢、甲減等,可以幫助醫(yī)生確定是否有甲亢、甲減等。
2.心電圖:心電圖主要有心室肥大、心肌損傷、心律不齊等。心房肥大多見于左室性肥大,有ST-T變化,也有少量的Q-波形(與心肌纖維化有關(guān))。
3.動態(tài)心電圖:動態(tài)心電圖能在24個小時內(nèi)持續(xù)監(jiān)測心電活動,對臨床進行臨床分析和判斷,從而確定缺血性心絞痛的病因。
4.超聲心動圖:擴張性心室壁增厚,心室壁厚度減小,左室壁移動幅度減小。老年人的心肌病主要是舒張功能下降,心室面積輕微增大,與肥厚性心肌病,心瓣膜病等有一定的區(qū)別。
5.X線檢查:X線可對骨骼、心臟、肺部等進行透視,有助于心臟病變的早期診斷。X線片可見心影增大,肺淤血及少量胸水。
6.血漿腦鈉肽含量檢測:血漿腦利鈉肽BNP和NT-proBNP在老年人的臨床診斷和處理中起著非常關(guān)鍵的作用。懷疑有臨床表現(xiàn)的心臟功能不全的病人,BNP>400ng/L、NT-proBNP>2000ng/L可作為心衰的確診依據(j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