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氨酶是肝功能中反映肝細胞受損程度的重要指標,用于肝功能檢查的主要是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正常數值為5-40U/L。如果檢驗結果中轉氨酶達到1000多,即>1000U/L,已超過正常的20倍,屬于肝細胞重度損傷,若經過積極治療,大多能恢復正常。若未及時治療,癥狀會可能惡化,也可能無法恢復正常。
轉氨酶>1000U/L一般為急性肝損害或慢性肝損害急性發作活動期,通常屬于肝細胞重度損傷,常見的急性病毒性肝炎,如甲型肝炎、戊型肝炎等疾病,均可引起轉氨酶>1000U/L,以及急性酒精、藥物或毒物中毒,如某些抗腫瘤藥或農藥類中毒等肝損害,轉氨酶也會很高。但經過保肝、護肝、降酶、支持對癥等治療,轉氨酶通常會較快降下來,一般2-3周可逐漸恢復正常。但若未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癥狀惡化,可能危害干細胞,導致大量干細胞嚴重壞死,往往預后不佳,可能無法恢復正常。
一般病毒性肝炎中,慢性化的乙肝或丙肝轉氨酶都不會很高,但如果病毒控制不理想,機體抵抗力差,在某些誘因的作用下,肝細胞受損慢性病可急性發作也可能會導致轉氨酶>1000U/L,經過調整抗病毒用藥,控制好乙肝DNA的復制,保肝降酶等用藥治療后,轉氨酶也可能會下降,但完全恢復正常需要較長的過程。
轉氨酶>1000U/L時,其它的肝功能指標,如膽紅素、谷氨酰轉肽酶、白蛋白等不同程度都可能會異常,應遵醫囑完善各項檢查,綜合分析治療,促使肝功能盡快恢復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