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久了血壓一般會高。
血壓指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作用于單位面積血管壁的側壓力,為推動血液在人體血管中流動的動力。長時間的站立容易導致下肢靜脈回流受阻,此時靜脈血液在下肢淤積,可造成血管壁的張力增高,使血壓有所升高,但是一般不會超過血壓的正常值,即收縮壓<120mmHg,舒張壓<80mmHg。
平時要避免久站,站久了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危害,例如長時間的站立會對下肢骨骼肌肉產生較大的壓迫,雙腳較長時間支撐身體,會使脊柱各個方面的壓力增加,脊柱受力不平衡,導致軟組織疲勞,進而引起頸、肩、腰等部位的慢性退行性疾病。此外,如果長時間的站立,心臟和下肢的垂直距離變長,下肢的血管需要承受額外的壓力,可能會導致靜脈血管腔薄弱,引起下肢靜脈曲張。
如果平時出現血壓偏高的情況,建議及時的完善血糖檢查、肝功能檢查、尿常規等,以明確病因,評估機體狀況,進行針對性治療。若懷疑存在繼發性高血壓,需檢查血漿腎素活性、尿醛固酮、尿皮質醇、血腎上腺素及去甲腎上腺素等,以排除腎性高血壓、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等其他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