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男性患者,就診前2年已確診右側肩周炎,就診前一周劇烈運動后出現右肩關節疼痛難忍,伴活動受限,為求進一步診治,前往我院就診,給予藥物治療和針灸、推拿等治療,并輔助以肩關節主動運動,患者恢復良好。肩周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疾病的預防,定期體檢,保護自身健康。
【基本信息】男,45歲
【疾病類型】肩周炎
【就診醫院】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就診時間】2019年9月
【治療方案】藥物治療(醋酸潑尼松龍注射液、布洛芬緩釋膠囊)+針灸、推拿
【治療周期】住院治療10天,不適隨診
【治療效果】患者右肩關節疼痛緩解,活動受限情況明顯好轉
一、初識患者
小劉是我這邊的老患者了,每次來我這都是因為肩周炎疼痛不適,不過脾氣犟得很,不肯吃藥也不做理療,就只要貼麝香壯骨膏,大概2周來一次,這次在門診見到他,我很詫異,都還沒到兩周怎么就過來了,趕忙將他扶到椅子上,只見他臉上露出痛苦的表情,斷斷續續的告訴我這次右肩部疼痛劇烈,難以忍受,胳膊都沒辦法舉起來,請求我幫幫他。
我對他進行詳細問診和調閱病史,對他的病情有了充分的了解,患者就診前2年就開始出現右肩部輕微疼痛不適,為持續性鈍痛,疼痛以夜間、受寒及陰雨天時為甚,當時前往我院就診時,拒絕其他治療,日常以膏藥外貼進行治療,癥狀有所緩解。1周前由于打了場籃球,對抗比較激烈,近期感覺右肩關節不適癥狀加重,出現右肩關節持續性疼痛,伴肩關節上舉、旋后等功能活動受限,無法手持重物,患者自述患病過程中,飲食正常,大小便正常,無發熱、心慌,但睡眠質量較差,有上肢麻木無力等癥狀。為求進一步診治,前往醫院進行就診。
我對患者進行詳細的查體,查體過程中患者臉色痛苦,右肩關節無畸形,右肩關節周圍廣泛性壓痛,以喙突及肱二頭肌長頭腱結節間溝處壓痛明顯,搭肩試驗(+),右肩關節前屈35°、后伸20°、外展35°,生理反射正常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無其余不適。隨后便與患者進行談話,告知目前仍然考慮為“肩周炎”,不過還是需要進行其他輔助檢查排除骨折等情況,經患者同意后,給予患者行右肩關節X線檢查,結果未見明顯異常。核磁共振檢查結果顯示肩關節周圍軟組織間隙內有斑雜的信號,于是考慮“肩周炎”將患者收治入科。
X線輔助檢查圖片
二、治療經過
患者登記入科后,我對患者及家屬進行談話,告知目前病情較輕,可以通過保守治療的方式促進疾病治愈,雖然時間較長,但可有效緩解肩關節疼痛,減輕局部炎癥,聽完我的建議后,患者聽說需要住院10天左右,表現的比較抗拒,我立即對其進行安撫,患者最終同意我的診療方案。
住院期間,我給予患者通過針灸、推拿的方式進行治療,同時給予局部注射醋酸潑尼松龍注射液抗炎止痛治療,口服布洛芬緩釋膠囊緩解疼痛,并叮囑患者每天行爬墻運動、雙手反扣訓練、肩關節劃圈鍛煉等肩關節主動活動,患者治療期間積極配合,恢復情況良好,并對我表示感謝。
三、治療效果
患者住院期間,右肩關節疼痛明顯緩解,活動受限癥狀明顯改善,右肩關節查體關節無明顯壓痛,屈伸角度正常,搭肩實驗陰性,叮囑患者繼續口服止痛藥物,并堅持進行肩關節主動活動。患者恢復情況良好,對我表示感謝后,遂出院了。復查時患者自述堅持進行肩關節主動運動后效果較好,偶爾還會出現肩關節疼痛癥狀,但無活動受限,可正常生活。
四、注意事項
1、飲食清淡,避免攝入辛辣或刺激類食物,防止炎癥加重。
2、在醫生的指導下,堅持進行肩關節主動運動。
3、避免肩關節受涼和肩關節負重,防止病情加重。
4、定期骨科復查,每半年行核磁共振檢查。
5、若再出現肩關節疼痛難忍、活動受限等不適,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五、個人感悟
肩周炎在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常見,多由于外傷、長期固定活動、姿勢不良等因素引起,導致出現肩關節周圍炎癥介質浸潤,造成肩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等嚴重癥狀。該病例的患者肩周炎病情持續較久,但未引起足夠重視,直到劇烈運動后出現疼痛加重才接受系統性治療,這樣是不對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對自身負責,根據醫生醫囑進行治療。另外,堅持肩關節主動運動也是有必要的。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預防疾病,定期體檢,只有這樣,才能將疾病拒之門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