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硬皮病是一種以皮膚幾個系統(tǒng)膠原纖維進行性硬化為特征的結締組織病。臨床經過緩慢,病程分水腫,硬化,萎縮三個時期;按病變罹患范圍,分局限性和系統(tǒng)性兩型。發(fā)病年齡多見于20-50歲之間,男女比例為1:3。
2.病因未明,目前認為本病的發(fā)生與遺傳因素,感染因素,結締組織代謝異常,血管異常,免疫異常等有關。
3.鑒別診斷要和成人硬腫病,硬化萎縮性苔蘚相鑒別。
4.防治本病缺乏特效治療方法,若能早期診斷,在浮腫硬化階段,治療效果較好。
1.一般防治:鼓勵病人樹立治療信心,去除感染病灶,避免精神緊張,注意保暖,防止外傷,增加營養(yǎng),配合適當運動,推拿,按摩,音頻電療,各種熱療等。
2.藥物a:血管擴張劑,如丹參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胍乙啶,肼苯噠嗪等對改善血循環(huán)有效:b:結締組織形成抑制劑:D-青霉胺對改善皮膚硬化和肺纖維化有效,秋水仙堿有助于減輕血管痙攣和皮膚硬化:c:皮質激素類:在局限性硬皮病早期浮腫階段,局部封閉有效,對彌漫性硬皮病早期,口服激素可減輕皮膚腫脹及硬化;d:免疫抑制劑:如硫唑嘌呤,環(huán)磷酰胺等對改善關節(jié),皮膚,腎病變有作用;e:其他如普魯卡因封閉療法,大量維生素E口服;f:中醫(yī)中藥:中醫(yī)辨證施藥,通常以壯陽,通絡,活血,軟堅為原則,中成藥如丹參注射液,當歸注射液,毛冬青注射液,雷公藤多甙,積雪甙等均可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