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口苦是許多疾病的伴隨癥狀,但在臨床治療中卻往往容易被忽略.正常情況下,膽汁分泌于十二指腸,參與油性食物的消化.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分泌于十二指腸中的一部分膽汁,會反流到胃內(nèi),則出現(xiàn)口苦.
急慢性膽囊炎,肝膽結(jié)石,胰腺炎,萎縮性胃炎,肝炎,胃部分切除術(shù)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病癥,都易引起膽汁反流,而出現(xiàn)口苦.由于膽汁呈堿性,長時間的膽汁反流,會中和胃酸,使胃的消化功能下降,而出現(xiàn)胃脘脹悶,燒心,厭食油膩等癥狀.重者會形成堿性反流性胃炎,再重者則會形成萎縮性胃.
中醫(yī)學認為,肝氣熱則膽泄口苦.口苦主要是由于肝氣郁滯,化熱犯胃,膽火上逆所致.因而,再治療上要以疏肝利膽清熱為主,來處方配伍用藥.常用的有效方劑一般以小柴胡湯或丹梔逍遙散化載.另外,口苦的患者多晨起為重,所以晚飯不宜飲酒或是油膩之品.
中醫(yī)另有“以苦治苦”之說.由于苦味或食品能瀉火,降逆,所以用黃連或黃芩適量泡水喝,可治口苦;食用苦菜,苦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