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藥物治療
(1)擴瞳藥:治療不論是否同時合并青光眼的急性虹膜睫狀體炎,局部應滴用擴瞳-睫狀肌麻痹藥,以預防或拉開虹膜后粘連,避免瞳孔縮小引起的閉鎖??稍黾悠咸涯?鞏膜外引流,促使血-房水屏障穩定,有助于降低眼壓以及減少血漿成分滲漏至房水。同時亦可減輕睫狀肌痙攣,減少患者的疼痛及不適癥狀。
(2)皮質類固醇類藥物:炎癥引起房水引流阻力增加,局部短期內使用激素可改善房水引流。如炎癥合并青光眼持續數周后,青光眼多為需要解決的問題。應首先考慮是否為激素引起的青光眼,典型的激素性青光眼發生在用藥后7~10天,但也有更早發生的病例。如果考慮到有可能發生,應將激素減量或改用較少引起青光眼的激素,如0.1%或0.02%氟米龍(Fluorometholone)。采用激素治療葡萄膜炎降低眼壓時,應考慮房水分泌與房水引流兩方面的作用,激素可抑制睫狀體炎癥,使睫狀體分泌房水功能恢復正常;如果炎癥破壞了房水引流通道,房水分泌功能正常后,可能會出現不是因繼發于激素所致的引流道阻塞,而引起眼壓升高。但若因小梁網炎癥引起的眼壓升高,經激素治療后房水引流功能得到改善,眼壓可恢復正常,因此,眼壓代表房水生成與流出間的平衡,亦間接反映葡萄膜炎癥的狀態。
(3)非甾體抗炎治療:全身使用非甾體抗炎藥物(如雙氯酚酸、吲哚美辛等)在行葡萄膜炎并發性白內障手術后,可能減輕炎癥反應。這些藥物僅可用于輕度炎癥,但與激素同時使用不是適應證。
(4)免疫抑制藥:由于激素的副作用限制了在葡萄膜炎的應用,對某些嚴重的可威脅視力且合并了全身病的葡萄膜炎患者,可考慮使用免疫抑制藥,但在使用前應仔細考慮其副作用及權衡其利弊。
2.抗青光眼藥物治療 繼發于慢性虹膜睫狀體炎的眼壓升高需用房水生成抑制劑治療,包括局部應用β受體阻滯藥、α2受體激動藥和(或)全身或局部的碳酸酐酶抑制藥。一般禁用縮瞳藥,因可引起疼痛、眼前節炎癥加重以及增加后粘連,造成完全性瞳孔阻滯(虹膜膨脹)。
3.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后眼壓不能控制合并青光眼的慢性虹膜睫狀體炎,應針對房水引流受阻的機制進行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