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 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 臨床意義
9種常見模式
1 - - - - - 過去和現(xiàn)在未感染過HBV。
2 - - - - + (1)既往感染未能測出抗-HBs;(2)恢復期HBsAg已消, 抗-HBs尚未出現(xiàn);(3)無癥狀HBsAg攜帶著。
3 - - - + + (1)既往感染過HBV;(2)急性HBV感染恢復期; (3)少數標本仍有傳染性。 ①HBV感染已過;②抗HBs出現(xiàn)前的窗口期。
4 - + - - - (1)注射過乙肝苗有免疫;(2)既往感染;③假陽性。
5 - + - + + 急性HBV感后康復。
6 + - - - + (1)急性HBV感染;(2)慢性HBsAg攜帶者;(3)傳染性弱。
7 - + - - + 既往感染,仍有免疫力。HBV感染,恢復期。
8 + - - + + (1)急性HBV感染趨向恢復;(2)慢性HBsAg攜帶者; (3)傳染性弱。即俗稱的“小三陽”。
9 + - + - + 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提示HBV復制,傳染強。 即俗稱的“大三陽”。
你屬于上述第二種常見情況。說明你曾經感染過乙肝病毒,
HBsAg已消, 抗-HBs尚未出現(xiàn),是無癥狀HBsAg攜帶著。
什么是乙肝攜帶者
乙肝病毒攜帶者,多指無癥狀乙肝病毒攜帶者(ASC),就是指血液檢測單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也有說指乙肝抗原、抗體檢測陽性各種模式者(表面抗體單項陽性除外),但無肝炎癥狀和體征,各項肝功能檢查正常,經半年觀察無變化者。
一般認為,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可照常工作和學習。
無癥狀HBsAg攜帶者分為3類:
1.患過肝炎而本人全然不知。因其臨床癥狀和肝臟損害輕微且很快痊愈,僅表現(xiàn)為病后的HBsAg攜帶狀態(tài)。
2.健康攜帶者,經多次反復化驗肝功能均屬正常,無任何癥狀體征 ,甚至作肝活檢時亦未見病理損害,肝組織結構完整。
3.經肝活檢病理診斷為慢性遷延性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
第一類無癥狀HBsAg攜帶者應進行醫(yī)學跟蹤,每3個月復查一次肝功能,以便及時了解有無肝損害,若有肝損則應及時治療。
第二類無癥狀HBsAg攜帶者可以照工作、學習和勞動,大部分人預后良好,經過一段時間后,隨著機體自身免疫狀態(tài)的改善可以自然轉陰。
第三類無癥狀HBsAg攜帶者經證實肝臟有病理損害后,應按現(xiàn)癥病人對待,及時進行治療。
你目前屬于第二類可能性大,但仍須定期復查乙肝五項、肝功和B超。無癥狀HBsAg攜帶者,不是沒有傳染性, 只是傳染性很弱,本人預后良好。仍須注意將HBsAg傳染給他人?,F(xiàn)可不用吃藥。
無癥狀HBsAg攜帶者,這部分人群占我國人口的10%-15%,這部分人除不能從事獻血、幼托和飲服行業(yè)外,可照常工作、學習。目前不需要治療,但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合理的營養(yǎng)。
利用飲食來保護肝臟功能,刺激膽汁分泌及腸道正?;顒?,減少脂肪及膽固醇代謝,促進肝臟功能恢復。
蛋白質需要量:每日供應70-80克,采用牛奶及奶制品來補充蛋白質,也可適量食用雞蛋白、魚類及瘦牛肉、瘦豬肉、豆腐、豆?jié){等。
糖類需要量:供給足量易消化的糖,多給予含淀粉高的食物,適當增加蔗糖、葡萄糖及蜂蜜等。每日糖類供給量以300-400克為宜。
膽固醇需要量:限制含膽固高的食物,如豬油、動物內臟、蛋黃、貝類等。每日需要量不超過去500毫克為宜。
維生素需要量:供給維生素A、B族和C等。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液體需要量:供給充足的液體,稀釋膽汁及促進代謝產物氮殘渣從體內排出。在肝?。ㄓ仁歉斡不r,應限制水分攝入。
烹飪方式:采用蒸、煮、燜、燴、熬的方法。忌用油煎、炸、炒的方法。忌用的食物:膽系疾病患者忌用雞湯、肉湯、魚湯、豬肝腎、菠菜、黃豆等食品。
飲食餐次:一日進餐5次,采用少食多餐。
2)勿過度疲勞:一般工作、學習均可以。
3)忌酒、忌用一切損肝藥物。
據統(tǒng)計:約有五百余種藥物可引起肝臟損傷,用藥后出現(xiàn)肝炎樣的癥狀伴有肝功能異常,這些藥所致的肝損傷,我們稱為“藥物性肝炎”。這些藥物中,最多見的如阿斯匹林、保泰松、布洛芬、四環(huán)素、紅霉素、異菸肼、呋喃妥因,氯丙嗪、甲基多巴、他馬唑、雌性激素及某此抗腫瘤藥。長期或大量使用這些藥物,可引起肝內膽汁郁積和肝細胞壞死。對于肝病患者來說,用藥不當,更有可能加重病情,使肝功能惡化。藥物性肝炎的臨床表現(xiàn)與病毒性肝炎相似,有時可被誤診。病史十分重要,患者在發(fā)病前曾服用或注射過能導致肝損傷的藥物。除了肝炎常見的乏力、納呆、右季肋部不適諸癥之外,部分病例伴有皮疹、瘙癢,周圍血液中嗜酸性細胞增多(計數大于5%),有的伴有發(fā)熱,不同程度的黃疸,少數病人還可發(fā)生其它器官如心、肺、腎等的病變。肝功能檢查以膽紅素和轉氨酶(包括SGPT或SGOT)升高為主。一般來說,藥物性肝炎的預后良好。除個別情況外,只要立即停用引起肝臟損害的藥物,多飲開水,適當給予維生素B6、C,肝太樂等保肝藥物,或對癥處理,經過較短的時間,肝功能即可恢復,也不會有后遺癥。肝病患者由于肝細胞病變,肝臟功能減退,因此更容易誘發(fā)藥物性肝炎,有時可造成嚴重后果。為了避免加重肝臟病變,用藥必須謹慎。倘若患其它疾病時,千萬不能自己亂服藥物,特別是解熱鎮(zhèn)痛劑、安眠藥、抗生素之類。如果到醫(yī)院就診時,也應主動向醫(yī)生說明本人肝病情況,提供醫(yī)師參考,決定用藥方案。當然,治病還要分清輕重緩急,如因病情必須使用某些對肝臟有損傷作用的藥物時應該適當減少藥物劑量,同時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在用藥期間,要密切注意肝功能的變化。
4)保持精神愉快。
5)注意飲食衛(wèi)生,做好餐具消毒。肝炎病毒煮沸20分鐘或60攝氏度1小時殺死肝炎病毒10000ppm氯液,作用2小時;0.3%的84消毒液浸泡。不能作獻血員;不能從事幼托及飲服工作。
6)搞好個人衛(wèi)生,用流動水洗手及餐具,不隨地便溺和傾到污水,不互用餐具、茶杯、毛巾、臉盆和牙刷,不喝生水,提倡淋浴。 如身體某部位輕微受傷、皮膚發(fā)炎或鼻衄時盡可能自己處理,在未到醫(yī)院治療以前,接受家人或同事的處理時,應盡量防止血液和分泌物和他人接觸。處理月經后的手應用流動水沖洗10分鐘,月經紙要焚燒處理。排尿、大便后用流動水沖洗數分鐘。如注意以上事項,則家庭生活習慣沒有特別改變的必要, 也沒有必要限制一般的日常生活活動和工作。專用刮臉刀、牙刷等日用品,不可與他人互借共用
7)定期復查:40歲以下不超過6個月,40歲以上不超過3個月。復查項目包括肝功(包括轉肽酶)、B超、胎甲球(AFP)。以觀察是否確無肝炎、肝癌出現(xiàn)。有一些病人雖然肝功正常,但肝臟炎癥仍在發(fā)展。因此單查肝功不行,而必須結合B超檢查,如兩者均繼續(xù)正常則可繼續(xù)觀察。一旦兩者出現(xiàn)異常,證明肝炎仍在發(fā)展,則必須按上述慢性肝炎治療。
8)藥物:暫不需治療,抗病毒藥物對肝功正常的患者效果不如對肝功異常者的效果好,因此不如等肝功出現(xiàn)異常時再用。這是因為肝功異常時常表示機體的免疫力已經對病毒發(fā)動了攻擊,處于病毒清除期,因此在這時應用抗病毒藥物效果就會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