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對原發(fā)性膜性腎病的治療一直存在著爭議。因部分病人在起病后幾個月甚至數(shù)年可能出現(xiàn)自發(fā)緩解,而糖皮質激素及細胞毒藥物本身存在副反應。為避免觀察時間過長延誤病情,有專家主張對于持續(xù)性蛋白尿病人,不管程度輕重在實施治療前先進行6個月的密切動態(tài)隨訪,并給予一般對癥處理,必要時給予藥物治療。
1.一般處理
(1)休息與活動:當發(fā)生腎病綜合征時應以臥床休息為主以增加腎血流量,利于利尿。但應保證適度活動防止血栓形成及血栓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當腎病綜合征緩解后逐步增加活動量。
(2)飲食:水腫明顯時應低鹽飲食。關于蛋白質攝入,現(xiàn)一致認為限制蛋白攝入可延緩腎功能損害的進展。低蛋白飲食加必需氨基酸治療可在保證病人營養(yǎng)的同時減少蛋白尿,保護腎功能。本病常合并高脂血癥,故主張低脂飲食以減少高血脂帶來的動脈硬化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一組報道供給受試動物豐富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可使動物血脂下降,尿蛋白減少,腎小球硬化程度減輕。
(3)利尿治療:根據(jù)病情選擇性適度使用各種利尿藥。
(4)降脂治療:高血脂可以促使腎小球硬化,增加心腦血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腎病綜合征的高脂血癥除脂蛋白量的變化,還存在脂蛋白組成改變及載脂蛋白譜變化。故近來比較重視降脂治療。主要有3-羥基-3甲基戊二酰單酰輔酶A(HMG CoA)還原酶抑制劑(他汀類),它通過減少內源性膽固醇合成和上調低密度脂蛋白受體數(shù)量與活性,有效降低膽固醇,但降低三酰甘油作用較差。有報道應用洛伐他汀(lovatatin)20~60mg/d,6周可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下降30%。膽酸類降脂藥物通過阻斷膽汁酸腸肝循環(huán),減少膽汁的再利用而降血脂。
纖維酸類降脂藥物通過干擾肝內三酰甘油和膽固醇合成,降低血漿膽固醇濃度。普羅布考(丙丁酚)能增加膽固醇降解、抗氧化、防止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形成。
(5)抗凝:本病存在高凝狀態(tài),這與腎病綜合征凝血、纖溶因子的變化、血液濃縮等多因素有關。強利尿藥及長期大量糖皮質激素的應用更加重了這一傾向。對這些病人宜預防性應用抗凝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