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性發紺的特點通常是患者的肢體末端會出現青紫色,且還會伴隨著冰涼的情況。
發紺是指當毛細血管血液中還原血紅蛋白增多,其濃度達到或超過5g/dl,可使皮膚、黏膜呈現青紫色,屬于一種癥狀或體征,唇、指、甲床等毛細血管豐富且表淺的部位比較明顯。一般是因為患者患有心肺疾病,如心肌炎、肺炎、肺結核、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等,心肌的供血不足,就會導致患者的肢體末端出現供血不足的情況,進而就會出現肢體末端會出現青紫色,如手指、腳、耳朵、面容等,還有下垂部位出現青紫色的情況,且觸摸會呈現出冰涼感,是因為血液供應不足,無法使其達到充盈狀態引起的。
一般進行按摩或加溫,使皮膚轉暖,發紺可消退。但是這種情況較為危險,所以患者要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24小時動態心電圖、B超、CT、磁共振成像等來判斷病情,并且對癥治療。
如果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可以遵醫囑使用硝苯地平控釋片、環磷腺苷葡胺葡萄糖注射液、地奧心血康膠囊等藥物進行治療,可以導致緩解心臟不適,促進心臟供血和健康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