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頭發白一般是脾胃虛寒、寒濕困脾、氣血兩虛、脾腎陽虛、外感風寒等原因所致。建議患者及時就醫,在醫生的專業指導下對癥用藥,緩解病情。
1、脾胃虛寒:脾胃虛寒多由過食生冷、勞倦過度、久病損傷脾胃陽氣所致。常表現為舌淡白、舌苔白潤,伴有胃脘冷痛、喜溫喜按、得食則緩、嘔吐清水、納少腹脹、大便溏薄、四肢不溫、面色蒼白、神疲乏力、脈沉遲無力等癥狀。建議患者在醫生的專業指導下使用理中丸、附子理中丸、小建中合劑等藥物以溫中補虛、緩急止痛。
2、寒濕困脾:患者多因淋雨涉水、居處潮濕、氣候陰雨等,使寒濕內侵中焦;或因飲食不節,過食生冷肥甘,損傷脾胃,脾陽不振,寒濕內生。常表現為舌淡白、舌苔白膩,伴有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口淡不渴、頭身困重、面色晦暗、肢體浮腫、大便溏薄、小便短少等癥狀。建議患者在醫生的專業指導下使用藿香正氣丸、平胃丸、五苓散等藥物以溫陽化氣、利濕行水。
3、氣血兩虛:氣血兩虛多由久病不愈,氣血耗傷;或先有失血,氣隨血耗;或因脾胃虛弱,生化不足,氣血虧虛。常表現為舌淡白、舌苔薄白,伴有面色淡白或萎黃、頭暈目眩、心悸失眠、氣短乏力、少氣懶言、唇甲色淡、月經不調、量少色淡、脈細弱等癥狀。建議患者在醫生的專業指導下使用八珍丸、歸脾丸、十全大補丸等藥物以溫補氣血。
4、脾腎陽虛:脾腎陽虛多由脾、腎久病耗氣傷陽,或久瀉久痢,或水邪久踞,導致腎陽虛衰不能溫養脾陽,或脾陽久虛不能充養腎陽。常表現為舌淡胖、舌苔白滑,伴有畏寒肢冷、腰膝酸軟、腹中冷痛、久瀉久痢、五更泄瀉、面色?白、脈沉遲無力等癥狀。建議患者在醫生的專業指導下使用金匱腎氣丸、桂附地黃丸、右歸丸等藥物以溫補腎陽、填精止遺。
5、外感風寒:外感風寒多由外感風寒之邪,侵襲肌表,衛陽被遏,津液不能上承于舌。常表現為舌淡白、舌苔薄白,伴有惡寒發熱、無汗、頭痛身痛、鼻塞流涕、咳嗽、脈浮緊等癥狀。建議患者在醫生的專業指導下使用風寒感冒顆粒、荊防顆粒、正柴胡飲顆粒等藥物以發散風寒、解熱止痛。
藥物的使用應在醫生的專業指導下進行,切勿盲目自行使用,以免貽誤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