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皮發炎一般是脂溢性皮炎、頭皮糠疹、細菌感染、真菌感染、接觸性皮炎等原因所致。建議患者及時就醫,謹遵醫囑對癥治療,緩解病情。
1、脂溢性皮炎:主要是由于皮脂腺分泌旺盛,加上馬拉色菌等微生物的過度生長。過多的油脂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其分解油脂產生脂肪酸,刺激頭皮引起炎癥。常表現為頭皮出現紅斑、油膩性鱗屑,伴有瘙癢。建議謹遵醫囑,可使用二硫化硒洗劑、酮康唑洗劑、煤焦油洗劑來清潔頭皮。
2、頭皮糠疹:病因可能與皮脂腺分泌、馬拉色菌感染以及個體的新陳代謝有關。頭皮角質層的代謝加快,產生大量的鱗屑,這些鱗屑脫落形成頭皮糠疹,同時可能伴有輕度炎癥。表現為頭皮出現白色或灰白色的鱗屑,可伴有輕微瘙癢。建議謹遵醫囑,可使用含有水楊酸、硫磺的洗發水來改善癥狀。
3、細菌感染:當頭皮受到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的侵襲時,細菌在頭皮繁殖并釋放毒素,引發炎癥,可能是因為頭皮有破損,或者個人衛生不良導致細菌滋生。癥狀包括頭皮出現紅腫、疼痛,有膿皰等。建議謹遵醫囑,可外用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嚴重時可能需要口服抗生素,如頭孢克洛膠囊。
4、真菌感染:皮膚癬菌等真菌感染頭皮,會在頭皮上生長繁殖,其侵蝕頭皮的角質層,引起頭皮炎癥。表現為頭皮出現紅斑、丘疹、水皰,邊界比較清楚,瘙癢明顯。建議謹遵醫囑,可使用抗真菌藥物,如鹽酸特比萘芬乳膏、聯苯芐唑乳膏,配合使用抗真菌洗發水。
5、接觸性皮炎:頭皮接觸到某些刺激性物質,如染發劑、燙發劑、洗發水等化學產品,或者某些植物、金屬等過敏原,會引發接觸性皮炎。頭皮出現紅斑、丘疹、水皰,瘙癢或灼痛,邊界較清楚,與接觸物的接觸范圍有關。建議謹遵醫囑,要避免接觸過敏原,可外用糖皮質激素軟膏,如地奈德乳膏,口服抗組胺藥物,如氯雷他定片。
如果頭皮發炎的癥狀持續不消退、加重或者出現發熱、頭痛、脫發等情況,應及時就醫。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診斷,如檢查頭皮分泌物、進行真菌培養等,然后給予針對性的治療。在治療期間,患者要嚴格遵醫囑使用藥物,保持頭皮清潔,但避免過度清潔和搔抓,防止炎癥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