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塞病人出現糊涂現象是否為暫時性的,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判斷,包括梗塞部位、梗塞范圍、治療及時性等。建議在發病后及時就醫并遵醫囑采取針對性的治療,切不可延誤治療時機而造成嚴重的后果。
1、暫時:大部分腦梗塞患者發病后,由于腦組織細胞壞死會出現短暫的腦細胞水腫,從而導致意識障礙,可表現為昏睡、犯糊涂等現象。如果腦梗塞部位位于非功能區,如半卵圓中心、放射冠等,同時梗塞范圍較小,為腔隙性腦梗,并及時給予減輕腦細胞水腫、營養神經的藥物治療,則患者犯糊涂現象一般為暫時性。通常經過急性期3-7天左右的治療后,大部分患者意識和精神狀態可以逐漸恢復正常;
2、非暫時:但如果腦梗塞范圍較大,為大面積腦梗塞或合并梗死后出血,同時梗塞部位位于重要的功能區域,如腦干、大腦皮層等,則可影響大腦皮層覺醒功能及腦干網狀上行激活系統的功能。同時未能在起病后4.5小時的時間窗內采取靜脈溶栓,恢復正常的腦血流灌注,可能會導致永久性神經細胞損傷,出現長時間意識障礙、犯糊涂等癥狀,則這類腦梗塞患者的糊涂癥狀一般長期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