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瘡潰爛成大洞通過清創處理、抗感染治療、敷料選擇應用、物理治療、營養支持等方式才能快速消除,建議及時就醫并遵醫囑治療。
1.清創處理:這是關鍵的第一步。需由專業醫護人員在無菌條件下,使用醫用鑷子、剪刀等工具,仔細清除褥瘡潰爛洞內的壞死組織、膿性分泌物及失活的腐肉,直至露出健康、有血運的組織邊緣。徹底清創可減少細菌滋生的情況,降低感染風險,為后續愈合創造有利條件。例如,對于存在黑色、干性壞死痂皮的部位,要逐步修剪剝離;對黏稠膿液,用生理鹽水沖洗后再輕柔擦拭干凈,過程注重避免損傷新生組織。
2.抗感染治療:褥瘡潰爛成大洞極易引發嚴重感染,依據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結果精準選藥比較重要。像常見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感染,若對頭孢類敏感,可口服或靜脈滴注頭孢菌素,從全身層面抑制細菌繁殖、控制炎癥。同時,配合局部涂抹抗生素軟膏,如莫匹羅星軟膏,直接作用瘡面,增強抗菌效果,遏制感染擴散,助力瘡口收斂。
3.敷料選擇應用:新型濕性愈合敷料能加速愈合進程。如水膠體敷料,可吸收滲液、維持瘡面濕潤,營造類似人體生理的愈合環境,減輕疼痛,促進肉芽組織生長;藻酸鹽敷料對滲液多的褥瘡有強大吸收力,且能形成凝膠,為細胞增殖提供支架,填充潰爛空洞,刺激新生組織生成,定期更換敷料以保障效果。
4.物理治療:采用紅外線照射、超聲波治療等手段。紅外線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使瘡面受熱,血管擴張,為組織修復運來充足養分與氧氣;超聲波能利用機械效應、溫熱效應,刺激細胞活性,加速纖維蛋白合成、肉芽組織成熟,每次治療時長與頻次依病情遵醫囑設定,強化修復動力。
5.營養支持:患者應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質食物。蛋白質助于肉芽組織、膠原蛋白構建,像瘦肉、蛋類、豆類要足量補充;維生素C、鋅等參與細胞修復、免疫調節,可多吃新鮮蔬果、堅果,糾正營養不良,提升機體自愈力,從內而外推動褥瘡愈合。
褥瘡患者務必遵醫囑用藥,不擅自更改劑量、療程。日常護理要定時翻身,避免局部長期受壓,每1-2小時一次;保持皮膚清潔干燥,用溫水輕柔擦拭,床鋪平整無褶皺、硬物;使用防褥瘡氣墊床、減壓坐墊等輔助器具,降低瘡口再受壓概率,促進康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