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肺通氣和(或)換氣功能嚴重障礙,以致不能進行有效的氣體交換,導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從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謝紊亂的臨床綜合征。1型呼吸衰竭和2型呼吸衰竭的用氧原則有所不同。如有疑問或不適,建議就醫咨詢,遵醫囑處理。
1.1型呼吸衰竭:高濃度吸氧,可給予患者吸入氧濃度大于35%的氧氣,如通過面罩吸氧等方式,迅速提高血氧分壓,緩解缺氧癥狀,因為1型呼吸衰竭主要是肺換氣功能障礙導致缺氧。
2.2型呼吸衰竭:低濃度持續吸氧,給予患者吸入氧濃度為25%-33%的氧氣,避免因吸氧濃度過高抑制呼吸中樞加重二氧化碳潴留,因2型呼吸衰竭是肺通氣功能障礙既有缺氧又有二氧化碳潴留。
在給呼吸衰竭患者吸氧過程中,應密切觀察呼吸頻率、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等指標,根據病情調整吸氧濃度和流量,若病情惡化及時采取相應治療措施。通過翻身、拍背、吸痰等方法促進痰液排出,防止氣道阻塞,無論是1型還是2型呼吸衰竭患者都應保持呼吸道通暢。針對引起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心力衰竭等原發病進行積極治療,去除病因,從根本上改善患者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