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避孕藥撤退性出血,是指在避孕藥被停用后,體內的雌孕激素水平開始下降,導致子宮內膜失去了雌孕激素的支持,進而發生剝離,最終引發出血,這種情況被稱為撤退性出血。主要是因為女性在懷孕期間使用藥物避孕之后,身體內激素水平發生變化,使機體無法承受而造成流產等情況。服用避孕藥后,通常1周后會出現陰道出血,這是正常的表現,出血量和出血時間通常小于月經量,通常不需要特別處理,需要及時就醫進行治療。
避孕藥主要由雌激素和孕激素組成,而正常的子宮內膜會對雌激素和孕激素產生反應。當體內激素水平發生變化時就會影響到子宮內膜。雌激素有助于子宮內膜的增長,這通常被解釋為子宮變得更厚。若繼續使用避孕藥則可導致子宮內膜出現萎縮,變薄等現象。孕激素能夠促使子宮內膜在增殖的基礎上發生分泌樣的變化,這不僅會使其增厚,還會使其變得更加柔軟。這就是常說的“內異癥”現象,即由于雌激素或/和孕激素缺乏所導致的異常子宮出血癥狀。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共同作用下,子宮內膜得到了良好的支撐。如果停止服用避孕藥,雌激素和孕激素就會失去外源性補充,導致激素水平下降。而增厚且較為松軟的子宮內膜在失去支撐后也會脫落,脫落的外部表現是出血,這在臨床上被稱為撤退性出血。這種情況一般是由于長期應用雌、孕激素所導致,與其他疾病如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等相似,因此這實際上是正常子宮內膜對外來雌孕激素藥物周期性波動的一種響應,出現撤退性出血的狀況應當被視為一個積極的趨勢。
并不是所有的女性都會經歷撤退性出血的情況。當女性處于低激素水平、月經剛剛結束、子宮內膜出現異?;驊言械葼顩r時,撤退性出血的風險就會降低,此外對于一些藥物的使用不當也容易導致避孕失敗或者流產。女性在服用避孕藥的過程中,應當在醫生的建議和指導下進行。使用避孕藥后,可能會產生如惡心、嘔吐、頭暈等輕微的副作用,通常不需要特別的醫療干預,但是不建議女性自行停止用藥。如果出現無法忍受的不適癥狀,應盡快就醫進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