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嬰兒O型腿判斷標準為,將其雙腿并攏伸直或站立,兩膝間隔大于6厘米即可診斷。
嬰兒出現O型腿主要由于維生素D缺乏或站立、行走過早導致。
癥狀О型腿俗稱羅圈腿,可見于佝僂病的患兒。嬰兒的O型腿判斷標準為將雙腿并攏伸直,或在嬰兒站立時兩膝之間出現的間隔可以容納成人的3個手指或大于6厘米,甚至更寬,即可診斷為O型腿。
嬰兒O型腿判斷標準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病因嬰兒若站立過早、行走時間過長,可導致下肢長期負重,雙下肢骨向外彎曲,進而引起O型腿。嬰兒缺乏維生素D和鈣會造成鈣、磷代謝紊亂,鈣的吸收受阻,出現骨質軟化,導致O型腿。
治療一般О型腿的嬰兒生長發育到1.5-2歲會逐漸恢復正常,O型腿程度較嚴重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矯正器來治療。對佝僂病患兒還需遵醫囑補充維生素D進行治療,并使用矯正器。若后期依然無法恢復正常,則需手術治療。
[1]王勇主編.臨床骨科疾病診療研究[M].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20.06:249.
[2]王智剛等主編.臨床骨科疾病診療精粹[M].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03: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