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是否會自己好,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判斷,如果病癥較為輕微,而且體質較好,注意日常護理,則可能會自己好;反之,則可能不會自己好。
外耳道炎是細菌、真菌等病原體感染引起的外耳道皮膚、皮下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患者可能會出現耳癢、灼熱、疼痛、耳漏、聽力減退等不適癥狀。而出現外耳道炎后是否會自己好,則與患者的病癥情況、體質、護理情況等因素有關,如果患者的病癥比較輕微,沒有出現嚴重的不適癥狀,而且患者的體質較好,恢復能力較佳,同時患者注意局部的衛生護理,沒有長時間抓撓刺激耳部,通常外耳道炎可能會自己好。
但是,如果患者的情況比較嚴重,癥狀比較明顯,而且患者的體質較弱,恢復能力較差,同時也不注意日常護理,經常刺激耳部,則通常不會自己好,還可能會不斷加重。
建議外耳道炎患者及時前往醫院就診,通過耳鏡檢查、細菌培養等方式了解病癥情況。如果是細菌感染引起的,可以按醫囑服用頭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膠囊等抑菌藥物進行治療;如果是真菌感染引起的,則需要按醫囑服用鹽酸特比萘芬片、伊曲康唑膠囊等抗真菌的藥物進行治療。同時患者應該避免進食辣椒、大蒜等刺激性食物,以免不利于病癥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