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癥是以過度焦慮情緒為主的一種精神障礙疾病,在排除器質性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的情況下,可以表現為突如其來或經常性的無明確對象或無固定內容的恐懼、提心吊膽、精神緊張。焦慮癥患者往往因為對客觀不存在的威脅,或純粹是一種自己想象的事件產生過度焦慮,大腦胡思亂想,如遇到突發事件時驚慌失措、六神無主、極易朝壞處著想,沒有事情發生也可能坐臥不寧,擔心出現飛來之禍。這些表現可能與腦內γ-氨基丁酸、去甲腎上腺素、5-羥色胺等神經遞質異常有關,還可能與杏仁核、海馬、下丘腦、前額葉等神經環路放電異常有關。焦慮癥的主要的治療方法是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
1、心理治療:放松療法是焦慮癥的治療手段之一,當患者全身松弛時可緩解焦慮狀態,此外生物反饋療法、音樂療法、瑜伽、靜氣功等都有類似效果。認知療法對過分警覺的焦慮癥患者較為有效,可以幫助患者糾正對周圍的環境和人物產生的錯誤感知或錯誤評價,達到治療焦慮癥的目的;
2、藥物治療:用于治療焦慮癥的藥物有苯二氮?類,如地西泮、氯硝西泮等,具有抗焦慮、催眠、鎮靜等作用,以及β-腎上腺素受體阻斷劑類,如鹽酸普萘洛爾,具有抗焦慮、降低心率等作用,還可遵醫囑使用非苯二氮?類藥物,如鹽酸丁螺環酮、枸櫞酸坦度螺酮等,具有抗焦慮作用,并且不良反應較輕。
焦慮癥引起的胡思亂想是最常見的癥狀之一,會給患者帶來嚴重的痛苦。但是如果家人能夠幫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通常都能改善大腦不受控制胡思亂想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