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時小腹絞痛可能是腸道痙攣或腸道炎癥導致,常表現為臍周等部位的陣發性絞痛,可能反復發作,一般無壓痛和反跳痛。
如果排便時出現腹痛,不伴有大便性狀及排便次數的改變,則考慮為腸道痙攣導致的腹痛,通常與受寒、食物不潔等原因有關,一般是一過性的絞痛,通常在便后緩解,可以不用藥物進行治療。平時患者應注意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如小米粥等,避免進食辛辣刺激、生冷及堅硬的食物,飯后可適當進行活動,比如散步,也可順時針按摩腹部,促進胃腸道蠕動,減少胃腸痙攣。
如果頻繁出現大便時小腹絞痛,或伴有大便性狀及排便次數的改變,如排便次數增加、大便稀薄、膿血便等,可能還會有其他癥狀如惡心、嘔吐、發熱等,一般考慮為腸道感染引起,如結腸炎。建議患者及時到消化科就診,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一些抗感染藥物進行治療,比如阿莫西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