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在醫學上是指人體頸部,頸部最上面的部位在骨骼的角度,是頸椎的第一節,稱為寰椎;在體表標志的角度,前方是下頜骨下緣,后方是枕后隆突,兩側為雙耳后下方的乳突。
頸部骨骼最上面的骨性結構是寰椎,其位置較為重要,位于顱骨和樞椎(第二頸椎)之間,為顱骨與脊柱的連接部位。寰椎呈環狀,由前弓、后弓和兩個側塊組成,無椎體、棘突和關節突,前弓較短,后面正中有齒突凹,側塊上、下各有一關節面,上關節面較大,向上與頭顱枕骨的枕髁構成支撐頭部運動的寰枕關節,向下與樞椎形成寰樞關節。
在體表,頸部的上界為下頜骨下頜支的底部,往兩側至下頜角及顳骨乳突,再往后至枕骨隆突(后頸部背部肌肉的附著點),這些體表骨性標志的連線為頭部及頸部的分界線。
寰椎表面有多個骨性凸起,如前方的前結節、后中部的后結節、內側面的小結節均有韌帶附著;兩側的橫突為頸部多組肌肉的附著處,是體表可觸及的重要解剖學標志,與頸內靜脈、后組腦神經和椎動脈有重要毗鄰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