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屬于西藥制劑,中藥中并不存在抗生素的說法,與抗生素功效接近的中藥材為清熱解毒類中藥,對于感染引起的紅腫、熱痛等癥狀具有較好緩解功效,臨床常見清熱解毒類中藥材包括金銀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黃連、連翹、穿心蓮、金錢草、海金沙、敗醬草、白頭翁、馬齒莧、白花蛇舌草等藥物。
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銀花、黃連等藥物,性味多以苦、寒為主,能夠入人體的肺經、胃經、三焦經等經脈,主要用于熱邪引起的癰瘡、疔癤的治療。對于癰、瘡、疔、癤引起的皮膚紅腫、疼痛以及皮膚潰瘍均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此外,對于肺熱引起的咳嗽、咳痰也具有一定治療效果。
金錢草、海金沙、黃柏、車前草等藥物具有苦寒藥性,可以較好清熱利濕。對于濕熱引起的小便不利、尿路灼熱、疼痛等不適具有較好的改善效果。此外,白頭翁、馬齒莧等清熱、涼血類藥物,對于大腸濕熱引起的熱痢,表現出的膿血便、里急后重等癥狀,具有較好治療效果。但建議在專業中醫師進行辨證后使用,以免藥不對癥導致其他不良反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