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尿后一直有尿意可分兩種情況,一種是生理性原因,還有一種是病理性原因。由生理性神經傳導導致,一般不必處理,可自行好轉。若為泌尿系炎癥感染引起,則需要局部熱敷、按摩,遵醫囑用抗菌藥物治療。
1、生理性原因:排尿是一種生理反射,一般有尿意是因為膀胱充盈量達到400-500ml或以上后,膀胱壁上的牽拉感受器受到膀胱膨脹帶來的刺激,產生神經沖動,沿著盆內臟神經傳入大腦,產生尿意。憋尿時間越長,充盈的程度就越大,短時間內排尿后神經沖動沒有完全消散,就會導致排尿后仍然一直有尿意,一般可自行緩解,但若長時間不緩解,需及時去醫院檢查;
2、病理性原因:可能與泌尿系統炎癥感染刺激膀胱,導致膀胱充血腫脹有關。憋尿導致尿液濃縮,尿比重增加,水分減少,細菌增長繁殖,持續刺激膀胱,就會一直有尿意。如果合并有發熱、排尿時刺痛等其他癥狀,就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做尿沉渣鏡檢等檢查,判斷是否合并細菌感染。若合并有細菌感染,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慶大霉素、羅紅霉素等抗菌藥物。還可以遵醫囑采用阿托品、地西泮等藥物,進行局部熱敷及按摩,緩解膀胱肌層的痙攣。
生活中建議不要經常憋尿,建立良好的排尿習慣,保持會陰部清潔衛生。少吃辛辣刺激食物,適量增加飲水量,有利于病情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