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食道炎通常是指霉菌感染導致的食道炎,在臨床中一般是指真菌性食管炎,真菌性食管炎的初期癥狀,包括咽喉疼痛、惡心、嘔吐,吞咽異物感、燒心、反酸以及胸疼等。建議患者出現不適癥狀時,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1、咽喉疼痛:真菌性食管炎通常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患者出現真菌性食管炎后,炎性因子會對食道黏膜產生刺激,出現黏膜水腫、充血等,可累及咽喉部,從而出現咽喉疼痛的癥狀;
2、惡心、嘔吐:患者出現真菌性食管炎后,炎性因子對黏膜產生刺激,可向下影響胃部,易引起消化不良現象,且受到炎癥刺激會使胃酸分泌過多,從而會出現惡心、嘔吐癥狀;
3、吞咽異物感:患者出現真菌性食管炎時,食道黏膜受到炎癥刺激會出現水腫、充血以及糜爛現象,從而導致食管的管腔狹窄,攝入食物時就會出現吞咽困難,如果局部水腫較為嚴重,患者在吞咽食物或喝水時,就會出現咽喉部異物感;
4、燒心、反酸:真菌性食管炎會使食管黏膜受到損傷,進食刺激性的食物后會刺激胃酸分泌,胃酸分泌過多時會反流到食管,從而導致燒心、反酸等癥狀;
5、胸疼:真菌性食管炎會使食管黏膜出現損傷,引起充血、水腫以及疼痛癥狀,疼痛可向周圍放射,從而出現胸疼感,進食酸性或辛辣食物時胸疼癥狀會更加明顯。
患者出現真菌性食管炎時,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抗真菌藥物進行治療,如伊曲康唑膠囊、氟康唑片,并配合抑制胃酸分泌以及保護胃黏膜的藥物,如奧美拉唑腸溶膠囊、鋁鎂加混懸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