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關節突出右邊比左邊高且疼可能是由長期姿勢不良、關節勞損、外傷、骨折、強直性脊柱炎等引起的。如有不適,建議及時就醫。
1.長期姿勢不良
長期保持不正確的坐姿或站姿可能導致骨盆傾斜,進而導致骶髂關節不對稱。還可能伴隨腰痛、髖部不適及下肢長度差異感。建議每日定時進行站立靠墻矯正,背部緊貼墻面,雙腳并攏,保持頭部、肩胛骨、臀部及腳跟緊貼墻面,每次持續5-10分鐘,有助于調整身姿,緩解不良姿勢帶來的問題。
2.關節勞損
長時間的重負荷活動或者缺乏足夠的休息可能會引起骶髂關節的磨損和炎癥反應,從而導致疼痛和不適。關節勞損常伴隨關節僵硬、腫脹及活動范圍受限。日常建議進行輕度伸展,如坐姿下緩慢將一側腿向外側抬起,至感到骶髂關節有輕微拉伸感,保持15-20秒,然后緩慢放下,換另一側重復。
3.外傷
如果曾經受到過骶髂關節區域的直接或間接損傷,如摔倒、撞擊等,可能會造成局部軟組織損傷或骨折,導致右側高于左側的情況。還可能伴隨疼痛、腫脹及活動受限。建議48小時內用冰袋冷敷,每次15-20分鐘,減輕腫脹;48小時后改為熱敷,用熱毛巾或熱水袋,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4.骨折
當發生骶髂關節骨折時,由于受傷部位的血腫形成,會導致局部出現明顯的壓痛感,尤其是在按壓時更為明顯。骶髂關節骨折常伴隨局部腫脹、瘀斑及骨盆分離擠壓試驗陽性。日常中,應嚴格臥床休息,減少活動以減輕疼痛,避免進一步損傷。若需移動,應由他人協助,采取平臥位,緩慢、平穩地移動身體。
5.強直性脊柱炎
這是一種慢性疾病,主要影響脊椎和骶髂關節,其特征是關節僵硬和疼痛。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可能會逐漸失去關節的靈活性,甚至發展為上述現象。確診后,患者需遵醫囑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緩釋膠囊、萘普生片、塞來昔布膠囊等藥物緩解疼痛,建議用40-50℃的水口服。
建議每3-6個月進行一次骨科檢查,特別是對于存在家族史的人群。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勢習慣,避免長時間處于同一姿勢,可以嘗試瑜伽、游泳等輕度運動,有助于增強核心肌群的力量和穩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