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鼠疫淋巴結病變的主要特點是除具有鼠疫的全身表現外,其受侵害部位還會出現淋巴結腫大的情況。
鼠疫是鼠疫耶爾森菌借鼠蚤傳播為主的烈性傳染病,系廣泛流行于野生嚙齒類動物間的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根據鼠疫的主要累及部位,鼠疫的主要類型包括腺鼠疫、肺鼠疫、敗血癥型鼠疫等,腸鼠疫、腦膜炎型鼠疫等較為少見。
腺鼠疫是鼠疫的基本類型,多見于流行初期,主要特點是具有鼠疫的全身表現,伴有受侵害部位淋巴結腫大的情況,好發于腹股溝淋巴結、腋下、頸部等部位。腺鼠疫主要表現為嚴重的急性淋巴結炎,被叮咬處引流區淋巴結迅速腫大,外表堅實、無波動,伴有疼痛、壓痛,觸摸后疼痛加劇。
淋巴結腫大通常與高熱同時出現,同時驟起寒戰、高熱及頭痛,淋巴結與皮下粘連,周圍組織水腫,伴有充血、出血、疼痛劇烈,患者通常不能活動,需要采取被動體位。一般建議患者多休息,通常采取對癥治療,比如高熱,可以遵醫囑使用布洛芬片、對乙酰氨基酚片等藥物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