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厥陰病可分為上熱下寒、厥陰寒厥、厥陰熱厥、厥陰蛔厥,需根據不同種類,采取對應的藥物治療和針灸治療方法。具體內容如下:
1.上熱下寒:患者的主要癥狀表現為自覺心胸胃脘部有氣上沖、胃脘有灼熱疼痛、雖有饑餓感但不思飲食等,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含有烏梅、干姜、當歸、熟附子等成分的藥物進行治療,也可以由專業醫生在中脘、陽陵泉、陰陵泉等穴位進行針灸治療。
2.厥陰寒厥:患者的主要癥狀表現為出汗、身熱、四肢疼痛等,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含有桂枝、白芍、細辛、通草等成分的藥物進行治療,也可以由專業醫生在關元、太沖、足三里等穴位進行針灸治療。
3.厥陰熱厥:患者的主要癥狀表現為四肢冷至肘膝以上、口舌干燥、大便秘結等,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含有生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等成分的藥物進行治療,也可以由專業醫生在神闕、命門、曲泉等穴位進行針灸治療。
4.厥陰蛔厥:患者的主要癥狀表現為四肢冷至肘膝以上、右腹部劇痛時作時止、嘔吐等,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含有桂枝、黃柏、黃連、黨參等成分的藥物進行治療,也可以由專業醫生在涌泉、大敦、內關等穴位進行針灸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