髕骨脫位是指在運動過程當中,髕骨脫離膝關節的正常部位,滑脫到股骨外髁的外側。髕骨脫位后患者需要在家靜養1-2周,觀察患處的恢復情況,如果恢復良好,可以適當地下地活動。如果患處受到感染,恢復比較差,可以適當延長靜養的時間。靜養時應該平臥休息為主,將患肢墊高。為了防止褥瘡,可以適當側臥休息,不能趴著睡覺。
一、病因
1、患者的韌帶先天性松弛會導致髕骨靈活性比較差或者髕骨及股骨滑車比較淺,在運動過程中容易發生脫位。
2、患者在運動過程中,有半蹲側方移位或膝關節側方受到撞擊等直接創傷也會導致髕骨脫位。
二、治療
發生髕骨脫位,患者應該及時去醫院的骨科就診,通過體格檢查、CT、核磁共振等方式明確診斷。病情比較輕微,脫位比較少,可以接受手法復位治療,如果髕骨活動的軌跡比較好,沒有出現再次的脫位,再用石膏托或者支具固定患處,來促進髕骨脫位的恢復。如果出現再次脫位的情況,需要行髕骨脫位脛骨結節移位術進行治療,以穩定髕骨的結構。
一旦發生髕骨脫位的患者,一定要及時完善相關檢查,然后接受治療,治療期間患者應注意休息,不要過度勞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