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酶原是促使血液凝固的因子之一,一般存在于血漿中,是凝血酶的前身物質,需注意及時明確該指標,幫助判斷凝血功能。
凝血酶原作為臨床上常見的血液凝固因子之一,在凝血過程中會在激活因子Ⅴ和由血小板或其他細胞提供的磷脂表面存在的條件下,被激活因子Ⅹ激活形成凝血酶。其中大部分可被消耗掉,可能會殘存部分成分在血清中。凝血酶原生成于肝臟,生成時有維生素K參與,所以在肝臟功能正常時,該指標含量和活動度一般在正常范圍,若是肝臟實質受到損傷,此時該指標的含量和活動度通常出現異常。
需注意的是,凝血酶原在凝血過程中一般發揮著較為重要的作用,若是出現損傷時,可能會誘發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障礙,可能會引起牙齦出血、鼻出血、青紫色淤痕等自發性的出血現象,若是出現異常指標情況,通常需及時就醫進行檢查、治療。
平時患者需注意保持作息穩定,注意調節飲食,減輕對肝臟的損傷,有助于保證凝血酶原生成,便于保護身體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