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蟲導致胎兒畸形的發病機制,一般是因為弓形蟲滋養體可使細胞壁發生變化,并進入細胞內,引起正常細胞功能受損。一般的宿主可以產生一定免疫力,消滅一部分蟲體,但是部分未被消滅的蟲體會存在于腦部、眼部,形成包囊。當宿主免疫力低下時,包囊破裂后,釋放出弓形蟲,造成宿主損害,以頭部和眼部畸形為主要表現,如胎兒小頭畸形、脊柱裂、無眼或小眼等畸形,還可能導致肝脾腫大、神經損傷等,致病性比較強。
弓形蟲引起胎兒出現小頭畸形時,后期可表現為前囟閉合較早,身體智力發育落后,語言行為障礙等。臨床上考慮手術治療,擴大腦顱腔,解除顱內高壓,使受壓的腦組織和神經得以生長發育。對于出生后有脊柱裂的胎兒,可就診于神經外科、骨科進行相應的修復治療。對于其他癥狀,也需前往相關科室進行有效治療。
弓形蟲常存在于家寵身體中,因此養寵物需要進行嚴格驅蟲。另外,田螺、龍蝦等食物中也可存在,因此建議孕婦或胎兒進食此類食物前嚴格清洗,完全烹飪熟,避免生食,或者少吃該類食物,幫助預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