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患者一般以持續性心境低落為主要表現,一般通過藥物治療配合心理治療,可以使抑郁癥得到好轉,不會對大腦造成永久損害。抑郁情緒也不會對大腦造成損害,但如果患者出現反復發作、時間較長的抑郁癥,則可能會對大腦造成永久損害。
抑郁癥患者的大腦內神經遞質分泌紊亂,多巴胺、5-羥色胺等物質減少,進而產生抑郁情緒,表現為心情不好、興趣減退、思維遲鈍、反應變慢、興趣減弱、喜歡獨處、自卑感、疲乏無力感,部分患者還會出現頭痛、頭暈、失眠早醒等癥狀,嚴重患者還會出現自傷、自殺等消極行為。此時需要盡早到醫院精神心理科或者精神心理專科醫院進行診治,可以給予正規藥物進行治療,如鹽酸舍曲林、氟西汀等藥物,配合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療法、精神分析療法等。一般可以達到明顯好轉,不會對大腦造成永久性損害。
但如果抑郁患者病情較重沒有及時治療、反復發作且發作時間較長時,可能會導致負責記憶或情緒的海馬體縮小,出現大腦永久性損害。因此抑郁患者需要積極進行相應治療,必要時進行電休克治療,以改善癥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