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會傳染。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種不同肝炎病毒導致的一組以肝損害為主的傳染病,臨床常表現為乏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肝大及肝損害等,部分患者可有黃疸和發熱癥狀。在臨床上,根據感染病毒的不同可分為甲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丁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其中以甲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較常見。
不同類型的病毒性肝炎均具有傳染性。其中,甲型病毒性肝炎主要經糞口傳播,潛伏期多為2-6天,青少年和兒童容易感染本病。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經血液、母嬰以及性接觸傳播,潛伏期一般為1-6個月,好發于嬰幼兒及有家族史者。丁型病毒性肝炎主要經糞口傳播,潛伏期為2-8周,常發生于兒童以及成人。
建議患者及時去醫院感染科、肝病科等科室就診,完善血常規、肝功能、血清學檢查以及超聲、CT等檢查,并遵醫囑使用注射用還原型谷胱甘肽、復方甘草酸苷片、多烯磷脂酰膽堿膠囊等藥物進行治療。
另外,由于病毒性肝炎具有傳染性,患者在平時應避免與他人共用洗漱用具、餐具等物品,定期對家庭環境以及貼身用物進行消毒處理。并且,患者還應定期復查,以便進一步了解并掌握病情。
